豪與毫:在資本的切分之間 文/陳維峰

在若干程度上,作品本身散發著詩意,然而在觀念上,再多想想就有點其它的意思了。在這裡,我們需要為藝術家關注的概念稍作轉換。 據戴翰泓自己所說,最近幾年他的作品圍繞在「界線」這個概念上,從空間裝置或雕塑的媒材來表現。實際上,物體使用的「界線」就是一個技術分化體系。「界線」的區分是世界的分解,通過效能的區分來實現,這種區分將世界逐漸變成資本的操作,這種資本再現形式作為固定商品,也可以是文化體系,而達到一定地步,這些資本就會替代使用者之思。因此,在這裡直接表現出來的是,思維方式從使用者身上轉移到資本形式的技術之上,由於這種轉移趨於強大,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形成「普遍智能」(general intellect),在「普遍智能」的社會裡,使用者自己的思維能力就貶值了。

從2009年《維間轉換》開始,藝術家通過廢棄房舍的改造向我們展現既有空間的另類皺褶。在現存屋況的基礎上,以建築為緯,「維度」(dimension)為經,在門、窗、牆之間重新勾連房舍的內與外,使其住者的空間感與時間感有所變化,它的意義在於尋找居住方式的新向度,從而在「維度」(dimension)轉換之間產生新的感受。這份使用維度的轉換思考,從2010年《柱子椅子》、《樹枝椅子》到2011年《樹木板凳》,可以視為是創作者更簡潔的觀念試驗。不論是介於文化與文化之間的《柱子椅子》,或是介於自然與文化之間的《樹枝椅子》和《樹木板凳》,這是直接在面對現代世界對於所使用之物的釋放、發掘、轉化、強化、儲藏與分配的被規範化之間,企圖讓現代人來到使用之思其本質所屬空間的範圍當中。

2012年,《間階》這件作品「將舊餐桌腳削縮成小空間的柱子,再將彼此榫接在一起,樓梯溝通虛實,小空間讓桌腳重新產生連結,也像桌腳兩兩內外翻轉產生一個維度空間」則可視為是從形式上更具體而微來實踐上述觀念的試驗。這個試驗亟需落實為一次更為大型的操作,這樣的機會發生在今年五月份展出於台新銀行總行大廳的大型裝置作品《毫宅計畫》當中,藝術家將其看作在台灣最為昂貴土地上蓋出一棟棟小房子的計畫,「在豪宅裡蓋毫宅」。在台灣最高度資本所在之處,以木材角料急縮削細成更小尺寸的屋舍符號聯繫起生存,或者說是存在的問題,這是藉由細小屋舍符號在這龐大資本象徵的建築之中製造出居住感的凹褶甚至凸起,企圖使人們得以一種更為初級的方式來體驗現代資本世界之全體,包括自然與歷史,尤其重要的是詰問它們的本質。我們或許得以從資本這個維度窺見戴翰泓的基進吧!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ARTalks網站:原文連結